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》杂志社
首页 > 期刊导读
 
/ / /
 

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举行“绍兴文化之

 
来源: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01
 
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总体框架里明确指出: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,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。”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以科学性、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,以培养“全面发展的人”为核心,分为文化基础、自主发展、社会参与三个方面。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、学会学习、健康生活、责任担当、实践创新六大素养。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高一年级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考察活动是学校德育课程中的一部分,以年级统一考察项目与学生自主设计考察项目相结合,联系语文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等学科要求,在组织学生饱览绍兴山水、人文古迹的同时,指导学生进行收集资料、开展调查、撰写报告等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活动,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,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,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、社会实践能力。 高一年级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的设计和实践,已经把传统的“社会实践考察”和“核心素养”的培养合理、紧密地结合起来。具体活动安排如下: 一、活动准备 1.召开社会实践导师工作会议。导师团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:雨果书院部分导师(负责提供课题、指导课题研究方法,未必参加本次活动)、班主任导师(负责学生集体活动、小组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指导,全程参与活动)、社会实践导师(全程负责学生开题、指导课题研究方法、深入探究过程、指导学生行为规范等)。在导师工作会议中,导师团队明确本次活动的具体要求。会议要求除行为规范、课题研究外,更要注意活动安全,成立由领队为组长的“绍兴文化之旅社会考察活动小组”,仔细分析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引发原因,做好预防,预设好安全事故处理方案,确保活动安全第一。 2.召开学生动员大会。召开学生动员大会,明确活动时间为两天一夜;阐明本次活动以考察浙江绍兴的山水、人文古迹为活动形式,以研究性课题为抓手,以研究性课题评价为量化评价指标;学生在活动中以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课题研究。雨果书院的负责人对所有同学进行相关指导和培训。行为规范方面主要由学生处和年级主任考察:检验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水平和自我约束、自我检查、自我教育、自主管理的能力,发扬文明风尚,提倡团结友爱、勤俭节约,展示笃实、诚信、守纪的精神风貌。研究性课题方面主要由雨果书院负责:指导动员课题研究—考察小组建立—自定考察项目—选择指导教师—递交项目申请—考察实施准备—成果递交。 二、活动目标 1.鲁迅专题:规定考察项目。了解鲁迅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,了解鲁迅的人格风范和鲁迅精神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,研究当代社会继承鲁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。 2.文化专题:自定考察项目。结合绍兴某类文化资源,了解此类文化起源、发展及主要成就,研究此类文化对地区的影响,并提出相应的文化资源推广建议。 3.历史专题:自定考察项目。结合政治、历史、地理等学科知识,了解绍兴的兴衰,走进绍兴的历史名人,分析他们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影响。 4.社会专题:自定考察专题。通过观察与调查,比较绍兴地区与上海地区在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的差异,探索研究此差异形成的原因,并提出缩小此类差异的建议。 5.行为规范:规定考察项目。检验自身的行为规范水平和自我约束、自我检查、自我教育、自主管理的能力,发扬文明风尚,提倡团结友爱、勤俭节约,展示笃实、诚信、守纪的精神风貌。 三、活动内容及过程 1.建立课题小组。由学生自发在班级内部、年级内部选择小组成员,小组成员共同挑选课题(学校提供研究课题),选择指导教师(确定成果形式、制定调查问卷等)。 2.确定研究课题。课题小组由学生发起,学生若已经有自己的课题,则可以寻找有共同研究想法的同学组成小组,若没有课题,也可以先选择小组成员,小组建立完成后选出小组长,共同选定课题,上报班主任老师小组成员名单和课题名称。 3.资料查询与收集。小组成员合理分工,进行课题相关资料的前期搜集、准备,设计调查问卷等。 4.绍兴两天一夜的社会实践考察。社会考察期间,活动地点和时间由学生处、书院、旅行公司共同安排确定。同学进行实地考察,考察过程中,班主任、社会实践导师全程参与考察活动,及时指导出现的问题。 5.撰写考察报告。各小组在相关导师指导下撰写考察报告,完成研究性课题,在返校后的主题班会上向全班展示成果。 6.考察报告评选。按班级将考察报告、考察日记、照片等汇总上交年级主任,学校相关部门评选出优秀考察日记、优秀考察报告、优秀考察小组、优秀考察团队,最后在全校总结大会上予以表彰。 四、活动成效 游学作为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体验式学习教育模式,源于孔子周游列国治学,旨在帮助学生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,进入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游玩、探索、学习,在体验中学习文化、增长见识,在学习中体验生活、思考人生。游学是一个“知行合一”的过程,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考察活动秉承学校的德育教学理念,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。 1.丰富了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。校长提出学校德育课程总课程体系,即:学校文化主题月、班级德育课程、学生成长导师制和“四主题”(文明修身主题、自主发展主题、人文情怀主题、国际理解主题)。其中,德育课程包括校内德育课程和社会考察活动,高一年级“绍兴文化之旅”、高二年级“南京成人励志之旅”、高三年级“上海创新之旅”是社会考察活动的主要平台。学校研发了《绍兴文化之旅活动手册》,学生对活动流程更加清楚、细化,制定《绍兴文化之旅事故紧急预案》。在活动前召开师生动员大会,下发 《带队教师要求》,对带队教师明确指导内容以及活动期间的要求;下发《学生考察活动注意事项》,明确行为规范和活动要求。学校还专门召开课题布置工作会议,下发《绍兴文化之旅研究型课题参考选题》《研究型课题过程记录单(参考版)》《绍兴课题格式要求+参考范文》《绍兴文化之旅研究型课题操作指南》等一系列操作手册。规章制度的完善使得学校的社会考察活动更有保障、活动更有内涵、研究更有深度。 2.培养了一支社会考察导师队伍。校长为了激励优秀教师,根据学校学生发展需要,给学生提供更多研究平台,在学校的行政建制之外,设立了两个书院:雨果书院、达尔文书院。两个书院分别聘请优秀教师作为书院导师,指向明确,目的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,同时提高自身修养。几年来,两个书院在国家、市、区各级比赛中都有学生的论文获得优异成绩。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各位导师自己也在指导学生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,教师的教科研成绩也显著提升。目前学校的社会考察活动导师队伍逐步完善、稳定。 3.落实核心素养。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,指导课程改革;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,进一步明确各学段、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,加强各学段、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。高一年级“绍兴文化之旅”活动更注重学生对绍兴文化的理解、对研究性课题撰写能力的培养;高二年级的“南京成人励志之旅”,更加注重对学生责任担当能力的培养;高三年级“上海创新之旅”重在学生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的培养。三个年级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,已经写入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目标。“绍兴文化之旅”活动关注德育内容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紧密结合,围绕学生与自然、学生与社会、学生与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,以社会考察活动的形式,打通各个学科的分层和壁垒,对社会历史文化进行综合性运用,拓展学生个体知识和经验体验。通过确保空间的自由开放,倡导一种平等交流、自我管理、小组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,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,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,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,实现与自然、社会和自我的深度对话。 4.培养学生自我管理。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实践活动贯彻主体性原则,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。在社会化实践中,任何学生都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,而应该大胆尝试,积极开展自我体验、自我评价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成长、自我发展。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抓手,通过文化情境熏陶、历史文化研究解放学生的情感和天性,让学生通过情境去“体验—反思—感悟—觉醒”,从而“生成”自己的道德体验,变管理学生的行为规范为学生自主学习、内省自身。 5.多元评价考核学生。检验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的效果要通过评价和考核,学校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对活动进行评价,主要涉及两个方面:一是对本次活动的研究性课题评价,课题评价主要由两个书院对学生的开题报告、研究过程、研究成果进行答辩、评价。优秀的课题将整理成校本教材,提供给下一届学生做示范。 二是对本次活动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总体表现进行评价,采用学生自评、小组互评、教师评价等方法,其中包括了学生的文明礼仪、交通规范、安全意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。活动结束后,回到学校还要进行——班会课总结活动,各个课题将在班级活动中展示。多元评价的益处在于改变了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;多维度的、全方位的评价促进了学生个人安全意识、行为规范、集体意识等方面素养的提高和内化。 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》总体框架里明确指出: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,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。”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,以科学性、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,以培养“全面发展的人”为核心,分为文化基础、自主发展、社会参与三个方面。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、科学精神、学会学习、健康生活、责任担当、实践创新六大素养。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高一年级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考察活动是学校德育课程中的一部分,以年级统一考察项目与学生自主设计考察项目相结合,联系语文、政治、历史、地理等学科要求,在组织学生饱览绍兴山水、人文古迹的同时,指导学生进行收集资料、开展调查、撰写报告等研究性学习的相关活动,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,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,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、社会实践能力。高一年级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实践活动经过多年的设计和实践,已经把传统的“社会实践考察”和“核心素养”的培养合理、紧密地结合起来。具体活动安排如下:一、活动准备1.召开社会实践导师工作会议。导师团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:雨果书院部分导师(负责提供课题、指导课题研究方法,未必参加本次活动)、班主任导师(负责学生集体活动、小组活动的行为规范教育指导,全程参与活动)、社会实践导师(全程负责学生开题、指导课题研究方法、深入探究过程、指导学生行为规范等)。在导师工作会议中,导师团队明确本次活动的具体要求。会议要求除行为规范、课题研究外,更要注意活动安全,成立由领队为组长的“绍兴文化之旅社会考察活动小组”,仔细分析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引发原因,做好预防,预设好安全事故处理方案,确保活动安全第一。2.召开学生动员大会。召开学生动员大会,明确活动时间为两天一夜;阐明本次活动以考察浙江绍兴的山水、人文古迹为活动形式,以研究性课题为抓手,以研究性课题评价为量化评价指标;学生在活动中以班级或者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性课题研究。雨果书院的负责人对所有同学进行相关指导和培训。行为规范方面主要由学生处和年级主任考察:检验学生自身的行为规范水平和自我约束、自我检查、自我教育、自主管理的能力,发扬文明风尚,提倡团结友爱、勤俭节约,展示笃实、诚信、守纪的精神风貌。研究性课题方面主要由雨果书院负责:指导动员课题研究—考察小组建立—自定考察项目—选择指导教师—递交项目申请—考察实施准备—成果递交。二、活动目标1.鲁迅专题:规定考察项目。了解鲁迅对现代文学发展的影响,了解鲁迅的人格风范和鲁迅精神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,研究当代社会继承鲁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。2.文化专题:自定考察项目。结合绍兴某类文化资源,了解此类文化起源、发展及主要成就,研究此类文化对地区的影响,并提出相应的文化资源推广建议。3.历史专题:自定考察项目。结合政治、历史、地理等学科知识,了解绍兴的兴衰,走进绍兴的历史名人,分析他们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影响。4.社会专题:自定考察专题。通过观察与调查,比较绍兴地区与上海地区在社会生活方面存在的差异,探索研究此差异形成的原因,并提出缩小此类差异的建议。5.行为规范:规定考察项目。检验自身的行为规范水平和自我约束、自我检查、自我教育、自主管理的能力,发扬文明风尚,提倡团结友爱、勤俭节约,展示笃实、诚信、守纪的精神风貌。三、活动内容及过程1.建立课题小组。由学生自发在班级内部、年级内部选择小组成员,小组成员共同挑选课题(学校提供研究课题),选择指导教师(确定成果形式、制定调查问卷等)。2.确定研究课题。课题小组由学生发起,学生若已经有自己的课题,则可以寻找有共同研究想法的同学组成小组,若没有课题,也可以先选择小组成员,小组建立完成后选出小组长,共同选定课题,上报班主任老师小组成员名单和课题名称。3.资料查询与收集。小组成员合理分工,进行课题相关资料的前期搜集、准备,设计调查问卷等。4.绍兴两天一夜的社会实践考察。社会考察期间,活动地点和时间由学生处、书院、旅行公司共同安排确定。同学进行实地考察,考察过程中,班主任、社会实践导师全程参与考察活动,及时指导出现的问题。5.撰写考察报告。各小组在相关导师指导下撰写考察报告,完成研究性课题,在返校后的主题班会上向全班展示成果。6.考察报告评选。按班级将考察报告、考察日记、照片等汇总上交年级主任,学校相关部门评选出优秀考察日记、优秀考察报告、优秀考察小组、优秀考察团队,最后在全校总结大会上予以表彰。四、活动成效游学作为古老而又传统的文化体验式学习教育模式,源于孔子周游列国治学,旨在帮助学生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,进入到另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游玩、探索、学习,在体验中学习文化、增长见识,在学习中体验生活、思考人生。游学是一个“知行合一”的过程,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考察活动秉承学校的德育教学理念,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。1.丰富了学校的德育课程体系。校长提出学校德育课程总课程体系,即:学校文化主题月、班级德育课程、学生成长导师制和“四主题”(文明修身主题、自主发展主题、人文情怀主题、国际理解主题)。其中,德育课程包括校内德育课程和社会考察活动,高一年级“绍兴文化之旅”、高二年级“南京成人励志之旅”、高三年级“上海创新之旅”是社会考察活动的主要平台。学校研发了《绍兴文化之旅活动手册》,学生对活动流程更加清楚、细化,制定《绍兴文化之旅事故紧急预案》。在活动前召开师生动员大会,下发 《带队教师要求》,对带队教师明确指导内容以及活动期间的要求;下发《学生考察活动注意事项》,明确行为规范和活动要求。学校还专门召开课题布置工作会议,下发《绍兴文化之旅研究型课题参考选题》《研究型课题过程记录单(参考版)》《绍兴课题格式要求+参考范文》《绍兴文化之旅研究型课题操作指南》等一系列操作手册。规章制度的完善使得学校的社会考察活动更有保障、活动更有内涵、研究更有深度。2.培养了一支社会考察导师队伍。校长为了激励优秀教师,根据学校学生发展需要,给学生提供更多研究平台,在学校的行政建制之外,设立了两个书院:雨果书院、达尔文书院。两个书院分别聘请优秀教师作为书院导师,指向明确,目的就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课题,同时提高自身修养。几年来,两个书院在国家、市、区各级比赛中都有学生的论文获得优异成绩。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,各位导师自己也在指导学生中提高了自己的综合能力,教师的教科研成绩也显著提升。目前学校的社会考察活动导师队伍逐步完善、稳定。3.落实核心素养。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,指导课程改革;把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,进一步明确各学段、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,加强各学段、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。高一年级“绍兴文化之旅”活动更注重学生对绍兴文化的理解、对研究性课题撰写能力的培养;高二年级的“南京成人励志之旅”,更加注重对学生责任担当能力的培养;高三年级“上海创新之旅”重在学生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能力的培养。三个年级不同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,已经写入学校德育课程教学目标。“绍兴文化之旅”活动关注德育内容和核心素养培养的紧密结合,围绕学生与自然、学生与社会、学生与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,以社会考察活动的形式,打通各个学科的分层和壁垒,对社会历史文化进行综合性运用,拓展学生个体知识和经验体验。通过确保空间的自由开放,倡导一种平等交流、自我管理、小组合作的新型学习方式,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,从而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,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,实现与自然、社会和自我的深度对话。4.培养学生自我管理。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实践活动贯彻主体性原则,充分体现学生的自觉自愿性和自主参与性。在社会化实践中,任何学生都不能只做一个旁观者,而应该大胆尝试,积极开展自我体验、自我评价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成长、自我发展。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社会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抓手,通过文化情境熏陶、历史文化研究解放学生的情感和天性,让学生通过情境去“体验—反思—感悟—觉醒”,从而“生成”自己的道德体验,变管理学生的行为规范为学生自主学习、内省自身。5.多元评价考核学生。检验“绍兴文化之旅”的效果要通过评价和考核,学校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对活动进行评价,主要涉及两个方面:一是对本次活动的研究性课题评价,课题评价主要由两个书院对学生的开题报告、研究过程、研究成果进行答辩、评价。优秀的课题将整理成校本教材,提供给下一届学生做示范。 二是对本次活动中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总体表现进行评价,采用学生自评、小组互评、教师评价等方法,其中包括了学生的文明礼仪、交通规范、安全意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。活动结束后,回到学校还要进行——班会课总结活动,各个课题将在班级活动中展示。多元评价的益处在于改变了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单一模式;多维度的、全方位的评价促进了学生个人安全意识、行为规范、集体意识等方面素养的提高和内化。

文章来源: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网址: http://huazsfdxxb.400nongye.com/lunwen/itemid-18175.shtml


上一篇: 民国上大学要花多少钱
下一篇: 生物学论文_中国有野生东北虎豹种群吗?



点击在线投稿

 
/ / /
 
 
 
 

Copyright 2001-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
本站不是《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》官网,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,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。